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9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430篇
农学   215篇
基础科学   278篇
  136篇
综合类   1803篇
农作物   211篇
水产渔业   150篇
畜牧兽医   1003篇
园艺   428篇
植物保护   13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斧头湖是湖北省第4大湖。位于武昌西南部,E114°09′~114°35′,N29°35′~30°07′之间,海拔22m。与嘉鱼、咸宁2县交界,因湖的北面有1座斧头山而得名。2005年7月22日,我们在对斧头湖进行水生植被调查及鸟类调查中,在咸宁市咸安区官埠镇泉湖村发现了我国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粗梗水蕨(Ceratopterispteridoides(Hook.)Hieron.)群落。由于粗梗水蕨常成片漂浮于湖沼、池塘中,其分布的生境日益受到严重的破坏,成小斑块状零星分布,已经成为珍稀濒危物种,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现将本次发现简报如下。调查时间:2005年7月22日…  相似文献   
992.
禽为分析不同免疫状态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REV)和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A)共感染对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的影响,通过对 1日龄和 10日龄常规疫苗免疫鸡群、1日龄灭活疫苗免疫鸡群、1日龄活疫苗免疫鸡群进行REV与ALV-A单感染或共感染,于不同日龄称重,采集免疫器官,对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比重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1日龄鸡单感染或共感染REV和ALV-A均会引起发病、死亡及体重下降,REV、ALV-A单感染组及共感染组平均病死率依次为27.6%、11.6%及31.9%,表明,疫苗免疫刺激增强了REV与ALV-A感染的致病性。10日龄鸡REV、ALV-A单感染及共感染于81日内病死率分别为13.3%、6.7%及20%,低于1日龄感染各相应组,体重下降程度也低于 1日龄感染鸡,表明鸡的日龄越高对REV、ALV-A感染的抵抗力越强。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免疫的比较显示,两种疫苗免疫应激均能引起鸡体重下降明显,且活疫苗免疫对体重的抑制作用更明显。REV单感染和共感染对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高于ALV-A单感染,尤其是共感染对鸡体重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免疫器官比重的影响方面,1日龄感染时,共感染组胸腺比重显著降低,10日龄感染影响不显著,表明鸡日龄越大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越强;常规免疫可引起法氏囊比重下降,但对法氏囊的影响是可恢复的,而REV单感染和共感染会加重常规免疫对法氏囊的损伤,且损伤更持久或不可恢复;ALV-A单感染对法氏囊的损伤影响不明显;单感染和共感染对脾脏比重的影响均不显著。本研究为深入研究REV和ALV-A单感染或者共感染诱导鸡群发生免疫抑制机制积累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以紫花地丁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MeJA浓度(0、1.25、2.5、5、10 mmol·L?1),喷施紫花地丁叶片背面,研究不同浓度MeJA对紫花地丁叶片的叶螨数、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喷施MeJA(CK)相比,外源MeJA能使紫花地丁叶片叶螨的侵染率降低,植株的各类生长指标增加,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的活性增强,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减少.其中,MeJA浓度为10 mmol·L?1时,紫花地丁叶片的螨害指数为最低,抗满效果最好,而MeJA浓度为2.5 mmol·L?1时,各类生长指标达到最大.本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喷施MeJA通过影响各种酶活性及相应生理指标,提高了紫花地丁对叶螨的抵抗性,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4.
连嘉粳1号是连云港市农技推广中心从秀405突变单株中系统选育出的中粳水稻品种,2001年参加全国北方稻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15.6/667m^2,因优质高产,2002年破格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69kg/667m^2,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3.4%,同年区域试验产量为627.8kg/667m^2.较对照增产3.7%。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豫北、鲁南、苏北、安徽淮北及陕西西安等地种植,尤其适于肥水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区。  相似文献   
995.
论植物表型组和植物表型组学的概念与范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映红 《作物学报》2015,41(2):175-186
植物表型分析是理解植物基因功能及环境效应的关键环节,随着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作物分子育种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表型观测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而高通量的植物表型组分析技术和植物表型组学研究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虽然植物表型组分析正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相关概念仍然较为模糊,阻碍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植物表型组和植物表型组学的相关概念和范畴,引入了准表型组、可辨识性状、映射性状、植物表型的遗传和环境包容性等新概念,将植物表型组定义为"受基因组和环境因素决定或影响的,反映植物结构及组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结果的全部物理、生理、生化特征和性状",将植物表型组学定义为"对植物表型组信息及相关环境参数的综合控制、完整采集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植物表型组学的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顶层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96.
‘苏椒103号’是以早熟灯笼形甜椒自交系‘01016-2’和中熟长灯笼形甜椒自交系‘S006’配制的早中熟甜椒杂交一代品种。果实高灯笼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纵径10.1 cm,横径6.8 cm。单果质量137 g,维生素C含量1.48 mg·g~(-1)。抗病毒病,高抗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适合在江苏、河南、广东及气候生态条件类似地区露地栽培,产量39009 kg·hm~(-2)。  相似文献   
997.
<正>我国甜柿仅分布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称为‘罗田甜柿’,果实偏小,种子较多,商品价值差。针对这些问题,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994年开始按照果大、籽少、耐瘠薄、丰产稳产的选育目标,从‘罗田甜柿’实生资源中通过选择育种,选育出‘宝盖甜柿’完全甜柿新品种,通过连续多年的嫁接扩繁、品种比较和区域栽培试验,该品种遗传特征稳定,具有果大,种子少,  相似文献   
998.
‘宝盖甜柿’是从湖北省罗田甜柿中选育的果大、籽少、耐瘠薄、丰产稳产的完全甜柿新品种。该品种平均单果质量210 g,种子1~3粒,肉质松脆,汁液多,味浓甜,耐贮藏,在湖北成熟期为10月中旬,适宜在湖北、安徽、河南等大别山甜柿主产区栽培。: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方法对水曲柳地板坯料进行干燥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工艺干燥,比单独采用窑干干燥工艺节约成本62.43%~67.78%,木材综合合格率可提高约2.0%,而生产周期仅延长了2.5天。  相似文献   
1000.
古时,山东济南城的北郊,北至鹊山、东至华山、南至标山,是一片广阔的水域,称鹊山湖,唐代又称莲子湖,后称大明湖,烟波浩渺,芰荷十里,气象万千。"鹊华烟雨"为昔日济南八景之一,曾誉为"独占济南湖山之胜",历代文人雅士流连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